Monday, October 28, 2024

沿徑定向精速賽(暫譯, Pre-O Sprint)簡介

聽過沿徑定向前輩講過,精確賽(Pre-O)有如徒步定向的長距離(Long/Classic),而速決賽(Temp-O)有如徒步定向的短距離(Sprint)。近年沿徑定向多了一個新的非正式比賽類別--Pre-O Sprint,雖然未正式可以做世界排位的比賽,但未來會計劃納入正式的沿徑定向比賽。此項其實會似徒步定向的中距離(Middle)。

看Pre-O Sprint的字面,翻譯成「精確短途賽」不就好嗎?
可是,看看比賽規則,純粹說比賽短距離好像不夠精準。因為比賽規則大致如下︰
1) 全部都是A題目,即是是非題。(一場最少要有20題)
2) 時限短得多,平均最少每1分鐘答1條(加走動距離的時間)。精確賽平均最少每3分鐘答1條。
3) 沒有計時控制點(Timed Control)。排名固然先看答對題目的數量,減去每遲一分鐘扣一條(不足一分鐘當然亦當一分鐘計)。但是,同分就會用總答題時間去排名,而不是用計時控制點。
4) 其餘規則和精確賽近似。有起終點,參賽者可在指定路徑走動,無需順序答題目(有單向通道限制者除外)。
例如下面條片,有20題,時限30分鐘。比賽地圖和解構圖的連結如下︰
回到Pre-O Sprint的翻譯,一場Pre-O Sprint可走動的距離的確通常會比Pre-O短。甚至,最理想的Pre-O Sprint是幾乎零走動。可是Pre-O Sprint的sprint主要是答題時間的sprint,而不是走動時間的sprint。
而且,IOF的沿徑定向委員會已有人提出,沿徑定向本來是給有傷殘的人士參與定向的機會。靠跑得快而去贏Pre-O Sprint不是沿徑定向的原意。所以,再次重申︰搞一場理想的Pre-O Sprint是1)幾乎零走動,和 2)Pre-O Sprint的sprint主要是答題時間的sprint。如果翻譯成「精確短途賽」,會有「跑得快就贏」的誤導。
所以,與其說是「精確短途賽」,倒不如說是「精確速決賽」,又或者簡稱為「精速賽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種新的比賽規則對未來的香港搞手有甚麼啟示?
先說好消息︰
1) 全部A題目,即是20條就只有20個燈籠。比賽當天要準備的時間縮短,或者是減省人手。
2) 沒有計時控制點,又是能減省計時站的人手。
可是壞消息是︰香港能找到合適的場地去搞嗎?
根據IOF的文件,精速賽的題目主要應該是去理解複雜的地形(complex terrain)。亦表明「市區或公園這些可搞速決賽的地形未必適合用來搞精速賽」。(... urban areas and park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empO competitions might not be appropriate to use for a PreO Sprint)
本人曾經和某些沿徑定向的搞手去brainstorm香港可搞精確賽的場地,確實是比速決賽的場地難得多。香港的精確賽多用視線(sighting line)解決的問題,其中一個原因是︰香港有複雜地形的地方其實不多,而且,有的話能出題的範圍較少,要集中一個範圍出很多題目並不容易。而且,香港處於亞熱帶地方,很多林都不通透,不容易出到從遠處望到燈籠的問題。
又再重申︰搞一場理想的精速賽是1)幾乎零走動,和 2)Pre-O Sprint的sprint主要是答題時間的sprint。再加︰3)要有Pre-O問題的難度。你說香港還有甚麼地方可以搞到呢?(或者掌牛山都可以,但又是這個地方)
所以︰本人意見,不看好精速賽在香港可以理想地搞到。